原创 搬出水窝子 过上好日重口味周晓琳在线全集子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

袁坊乡米祥新村社区

搬出水窝子 过上好日子

全媒体记者焦宇炜

“我们前米厂村搬迁前,村里的光棍汉一年比一年多。自从搬进社区后,接二连三办喜事,真是搬新房、娶新娘,日子过得喜洋洋!”5月12日,在宽敞明亮的祥符区袁坊乡米祥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快人快语的社区妇女主任张营霞说。

搬迁前,前米厂村村民孙亭和常年生病的父母挤在三间老瓦房里,30多岁还没寻上媳妇。4年前,随着整村搬迁进米祥新村社区,孙亭搬进了120平方米的电梯单元房,置办了冰箱、电视、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不仅娶妻生子,还学了一门开挖掘机的技艺。

袁坊乡前米厂村原是隶属米厂村的自然村,是个只有690多口人的小村。在滩区老村时,外村姑娘不愿嫁到滩区来,三四年村里没有娶一个媳妇。搬入米祥新村社区一年多,全村就娶了6个媳妇,村里人终于彻底摆脱了“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循环宿命,尝到了“稳稳的幸福”。

搬出水窝子,过上好日子。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目标,袁坊乡历时5年,圆满完成第一批米厂、李祥庄两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1865户6283名群众的整体搬迁任务,在保证黄河安澜的同时,实现了滩区人民的安居梦想。

走进米祥新村社区村史馆,有序陈列的农具、老物件,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留住乡愁、激活记忆,展示着当地村容村貌、人文特色、历史沿革与村民生产生活变化,承载着独特的乡土风情、黄河文化。

“你看,那个时候咱们住的房子都是这种土房子,最怕下雨了。交通不方便,外出务工的少,老百姓只能地里刨食儿。”在村史馆,袁坊乡包村干部许培生指着一张老照片说。多少年来,黄河滩区群众与频繁的水患作斗争,祖祖辈辈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圆上“安居梦”。

天蓝水清,树木葱茏,绿意盎然。初夏时节,车辆行驶在米祥新村社区平坦通畅的水泥路上,楼房鳞次栉比,路灯林立,只有偶尔映入眼帘的“姜庄大道”“前米厂路”“后米厂街”路标,才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黄河滩区迁建村。

“以前是动辄漫水的‘水坑子’‘穷窝子’,现在是安居乐业的花园式社区。安置区实现了硬化、亮化、绿化,家家户户住上了电梯房,全部用上水冲式马桶,水电气齐全。”米祥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孙本磊说。

出了社区门,就有一所九年一贯制的现代化学校。过了一条商业街,就是社区卫生院,门诊设置、病房环境从原来的小规模村医室变成了现代化小型医院。医院后面就是养老服务中心,10多名五保老人在这里颐养天年。

临近中午,米祥新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厨房内,饺子正在下锅。坐电梯上二楼,老人房间宽敞明亮、通风透气,电视、空调、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比老家强太多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晚年生活这么舒坦!”71岁的社区五保老人张喜建说。

滩区群众住进社区后,经历了“从地上到楼上,从分散到集中,从村组到社区”等一系列转型。为了破解农村社区的管理难题,米祥新村社区率先推行“红色物业管理”,统筹社区物业公司、“两委”班子和联户代表共同管理社区各项工作和事务。每栋居民楼推选1名党员为楼长,推选2名居民代表为监督员和网格员,配置1名保洁员,实行“一长三员”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问。

为了让村民记住乡村历史变迁,留住乡音,记住乡愁,米祥新村社区建成了村史馆、党史馆,成立了文艺队、广场舞队,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米祥新村社区群众文化生活。

袁坊乡在迁建工作开始之初就积极谋划后续产业发展,把“挪旧窝”与“创新业”并举。如今,从社区大门向北步行5分钟就是米祥工业园,一期入驻的两家公司为群众提供了260个岗位。

“现在工厂开在家门口,不用出远门就能上班,又能照顾父母,真是太方便了!”在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担任技术人员的大学毕业生徐会欢满脸幸福地说。和徐会欢一样,村里多名大学毕业生应聘为米祥工业园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月薪3000元至6000元不等。

万里黄河,奔腾依旧;千里滩区,换了人间。从过去黄河滩里的“穷窝窝”,到如今幸福河畔的“美家园”,米祥新村社区居民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