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黄石篇章走深走实持续推动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成势见效;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⑤

跃上葱茏满目新

——黄石推进产业城市“双转型”走笔

交通路步行街

“双过半”号角催人奋进,“一季报”硕果鼓舞人心——

今年一季度,黄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91%,均位居全省第二;全市规上工业产值618.8亿元,同比增长8.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29.65亿元、同比增长6.2%,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22.5%、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透过数据看本质。这是黄石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城市“双转型”的发展缩影,是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的生动画面,是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成势见效的有力见证!

产业,向绿向智向高端

三千年炉火生生不息,黄石这座“钢的城”流淌着工矿血脉,蓬勃着工业文明,转型升级也成为城市的必然选择。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转型发展根本在于提升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黄石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引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熔旧铸新”“聚链成群”“项目为王”“数智蝶变”……黄石致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大冶有色、大冶特钢、华新水泥等一批重点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实现了扩量倍增;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精准医疗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西塞山下,十里钢城。西塞山区依托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特钢”)的产品、技术、研发和渠道等优势,引领特钢延伸加工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以特钢及延伸产业链为龙头,全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为重点的1+3+N特色产业体系。”西塞山区副区长陈国安介绍,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改变了过去钢铁产业“一个老板、一个棚、一个锤子、一条狗(看门)”式的落后发展模式。

黄石元祥模具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一例。企业原是一家小作坊,近几年依托良好的产业生态,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延伸精深加工项目,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从低端原材料向中高端模具新材料华丽转身。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各型号轧板、模具钢、高合金新材料、精光板、精密模块等产品,远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贵阳、兰州、长沙等地,成为黄石模具钢行业转型典范,并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产值增速达33%。

以龙头为引领,西塞山区的特钢产业实现嬗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全链条、全布局、全要素创新。新冶钢汽车零部件通过技改升级延伸产业链,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占有率,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近两年产值连续攀升,2023年产值增速达17%,营业收入突破亿元。

厚植原材料等五大优势,全力以赴推进产业链招商和项目建设。成立于2022年的湖北红睿马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是西塞山区围绕特钢产业链强链补链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生产各类高端精密无缝轴承钢管,主要应用于精密汽车、液压油缸等领域。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42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可达3亿元。

随着特钢产业生态不断完善,西塞山区形成了以大冶特钢为龙头的特钢及延伸产业链,汇集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8家,2023年年产值达435亿元。

城市,可圈可点可品味

大众山下,青港湖畔,黄石临空商务区产业园绿树成荫,散发着一股温馨与舒适气息。

产业园距离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不足8公里,已经建起了11栋大楼和地下停车场。

黄石港区发改局副局长王龙飞介绍,产业园功能以数字经济、商务办公、休闲服务为主,建设物流企业总部、物流结算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

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产业园已有禄马科技、微品致远、和悦经贸、臻优品生物科技等企业落户。这是作为黄石老中心城区的黄石港区主动适应和引领变革的选择,也是黄石推进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

“一进黄石港,但闻机器响。”这是黄石港区的历史映照——这里曾经是华新、美尔雅、黄棉等企业的所在地,是华新水泥、黄石港饼、松花皮蛋等品牌发源地。

近年来,黄石港区抢抓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和花湖国际机场的历史性战略性机遇,全力打造鄂东消费中心引领区、创建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空港产业园区、临空高端商务区。

推进城市更新、培育新兴业态、赋能数字经济、提升服务能级……黄石港区在持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中奋勇向前!

走进华新1907文化公园,原华新水泥厂的联合储库区域正在紧张施工。这里将打造华新1907SoReal科幻乐园。项目施工方案负责人刘壮介绍,科幻乐园主题以“华新堡垒”为基点,打造三大超级空间——超级大厅(精神堡垒)、超级赛场(数字堡垒)、超级元宇宙(水泥堡垒),以华新水泥为基地、以当地故事为基础,构建极具科幻感的“华新堡垒”,打造富有黄石特色的“科幻世界”,项目计划今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

工业“老面孔”变身城市“新地标”。近年来,华新1907文化公园用“又见华新”文化市集、华新旧址“三窑两间”工业遗产保护展、“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等系列活动,以文创聚集地的新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文旅新消费见证一座城市的烟火气。统一制作车型、统一时间上路……西塞山区京华路社区利用地域优势,打造武商-大上海夜经济集聚区。50多个自推式、固定式花车,傍晚6点上路摆摊,为市民带来了消费新体验。今年一季度,西塞山区通过谋划新场景、打造新体验,促进消费提质增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9亿元,同比增长7.5%。

2024年至今,黄石港区引导商会协会、综合体、街区举办跨年狂欢夜、新春文化美食节等活动19场,元旦节期间,交通路步行街总客流量达21万人次、同比增长680%,总营业额2000万余元、同比增长105%。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黄石共接待游客215.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7亿元。全市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2%,重点景区周边民宿客房出租率达75%。假期“以旧换新”和惠民促销活动,消费品通过非现金交易实现销售额17.4亿元。

成果,共享共用共发展

城市风起谋转型,民生福祉作归处。翻开“城市账本”,研读“指标数据”,一个个经济数据的跃升、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建成,绘就了一幅转型成果共享共用共发展的温暖画卷。

新管网、新路面、新花坛、新食堂、新电梯……黄石港区天虹社区被称为“五新”社区。

作为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近年来,该社区对6个老旧小区实施管网、路面、楼道、绿化、车位、电梯等基础设施改造,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尤其是黄电小区加装电梯后,有效解决了老年群体和腿脚不便居民出行带来的困扰,增加了邻里和谐。”天虹社区党委书记戴俊说。

黄电小区有6栋楼房17个单元,楼房最高有8层,最矮的也有7层,房龄都在20年以上。小区试点加装电梯,组建小区“自改委”,推行“民事、民议、民决、民管”机制,制定统一外观样式、统一设计规范、统一施工标准、统一维修保养“四个一”电梯加装标准。

目前,17个单元中已有14个单元加装了电梯并投用,另外3个单元也正在进行之中。天虹黄电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入选省住建厅发布的《以完整社区为重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案例集》。

把废弃货运码头打造成时尚休闲地,黄石港区外贸码头和客运码头改造及滩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建设。这里将打造游、购、娱、吃、住、玩一站式体验聚集区,建设集文化旅游、文艺展演、水上游客集散为一体的复合式休闲文旅港口和城市滨江休闲旅游“打卡地”。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黄石在推进产业城市转型中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展现光明未来。

5月11日,全省市州首家虚拟电厂黄石磁湖电厂建成并开启电力市场化交易,黄石福星铝业有限公司、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负荷聚合协议。

磁湖电厂并不直接发电,它是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节负荷、储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资源聚合起来,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智慧能源系统。“磁湖电厂建成运行,催生了电力增值服务新产业、新业态,还能激励聚合商通过节能改造、能源托管等方式提升用能水平,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业内相关人士说。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推进产业城市转型,夯实发展基础,黄石成为企业家青睐的投资热土。

在4月28日二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黄石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125个、计划总投资824亿元,年度投资176亿元。其中,洪鑫炜晔·新港金属精深加工绿色智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

据介绍,该项目将引进铜精深加工、铸造精深加工、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优质智能制造企业50余家,形成金属精加工绿色智造产业集聚平台。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达60亿元,年上缴税收约3亿元以上。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黄石高举转型发展大旗,正以不断完善的新格局,持续奔涌的新动能,加速形成的新优势,阔步奋进在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征程上。

追问|“优质jing液灌溉系统”了解最新动向

原创 跃上葱茏优质jing液灌溉系统满目新

本文转自:黄石日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黄石篇章走深走实持续推动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成势见效;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⑤

跃上葱茏满目新

——黄石推进产业城市“双转型”走笔

交通路步行街

“双过半”号角催人奋进,“一季报”硕果鼓舞人心——

今年一季度,黄石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5.91%,均位居全省第二;全市规上工业产值618.8亿元,同比增长8.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29.65亿元、同比增长6.2%,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增长22.5%、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透过数据看本质。这是黄石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城市“双转型”的发展缩影,是持续奋进全省第一方阵的生动画面,是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建设成势见效的有力见证!

产业,向绿向智向高端

三千年炉火生生不息,黄石这座“钢的城”流淌着工矿血脉,蓬勃着工业文明,转型升级也成为城市的必然选择。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转型发展根本在于提升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黄石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引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熔旧铸新”“聚链成群”“项目为王”“数智蝶变”……黄石致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大冶有色、大冶特钢、华新水泥等一批重点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实现了扩量倍增;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精准医疗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西塞山下,十里钢城。西塞山区依托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特钢”)的产品、技术、研发和渠道等优势,引领特钢延伸加工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以特钢及延伸产业链为龙头,全区形成了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临港总部为重点的1+3+N特色产业体系。”西塞山区副区长陈国安介绍,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改变了过去钢铁产业“一个老板、一个棚、一个锤子、一条狗(看门)”式的落后发展模式。

黄石元祥模具材料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一例。企业原是一家小作坊,近几年依托良好的产业生态,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延伸精深加工项目,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从低端原材料向中高端模具新材料华丽转身。

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各型号轧板、模具钢、高合金新材料、精光板、精密模块等产品,远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贵阳、兰州、长沙等地,成为黄石模具钢行业转型典范,并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产值增速达33%。

以龙头为引领,西塞山区的特钢产业实现嬗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全链条、全布局、全要素创新。新冶钢汽车零部件通过技改升级延伸产业链,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占有率,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近两年产值连续攀升,2023年产值增速达17%,营业收入突破亿元。

厚植原材料等五大优势,全力以赴推进产业链招商和项目建设。成立于2022年的湖北红睿马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是西塞山区围绕特钢产业链强链补链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生产各类高端精密无缝轴承钢管,主要应用于精密汽车、液压油缸等领域。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42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可达3亿元。

随着特钢产业生态不断完善,西塞山区形成了以大冶特钢为龙头的特钢及延伸产业链,汇集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8家,2023年年产值达435亿元。

城市,可圈可点可品味

大众山下,青港湖畔,黄石临空商务区产业园绿树成荫,散发着一股温馨与舒适气息。

产业园距离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不足8公里,已经建起了11栋大楼和地下停车场。

黄石港区发改局副局长王龙飞介绍,产业园功能以数字经济、商务办公、休闲服务为主,建设物流企业总部、物流结算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

自去年10月开园以来,产业园已有禄马科技、微品致远、和悦经贸、臻优品生物科技等企业落户。这是作为黄石老中心城区的黄石港区主动适应和引领变革的选择,也是黄石推进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

“一进黄石港,但闻机器响。”这是黄石港区的历史映照——这里曾经是华新、美尔雅、黄棉等企业的所在地,是华新水泥、黄石港饼、松花皮蛋等品牌发源地。

近年来,黄石港区抢抓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和花湖国际机场的历史性战略性机遇,全力打造鄂东消费中心引领区、创建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空港产业园区、临空高端商务区。

推进城市更新、培育新兴业态、赋能数字经济、提升服务能级……黄石港区在持续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中奋勇向前!

走进华新1907文化公园,原华新水泥厂的联合储库区域正在紧张施工。这里将打造华新1907SoReal科幻乐园。项目施工方案负责人刘壮介绍,科幻乐园主题以“华新堡垒”为基点,打造三大超级空间——超级大厅(精神堡垒)、超级赛场(数字堡垒)、超级元宇宙(水泥堡垒),以华新水泥为基地、以当地故事为基础,构建极具科幻感的“华新堡垒”,打造富有黄石特色的“科幻世界”,项目计划今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

工业“老面孔”变身城市“新地标”。近年来,华新1907文化公园用“又见华新”文化市集、华新旧址“三窑两间”工业遗产保护展、“遇见古蜀”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等系列活动,以文创聚集地的新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焕发出全新生命力。

文旅新消费见证一座城市的烟火气。统一制作车型、统一时间上路……西塞山区京华路社区利用地域优势,打造武商-大上海夜经济集聚区。50多个自推式、固定式花车,傍晚6点上路摆摊,为市民带来了消费新体验。今年一季度,西塞山区通过谋划新场景、打造新体验,促进消费提质增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9亿元,同比增长7.5%。

2024年至今,黄石港区引导商会协会、综合体、街区举办跨年狂欢夜、新春文化美食节等活动19场,元旦节期间,交通路步行街总客流量达21万人次、同比增长680%,总营业额2000万余元、同比增长105%。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黄石共接待游客215.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97亿元。全市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2%,重点景区周边民宿客房出租率达75%。假期“以旧换新”和惠民促销活动,消费品通过非现金交易实现销售额17.4亿元。

成果,共享共用共发展

城市风起谋转型,民生福祉作归处。翻开“城市账本”,研读“指标数据”,一个个经济数据的跃升、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建成,绘就了一幅转型成果共享共用共发展的温暖画卷。

新管网、新路面、新花坛、新食堂、新电梯……黄石港区天虹社区被称为“五新”社区。

作为省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近年来,该社区对6个老旧小区实施管网、路面、楼道、绿化、车位、电梯等基础设施改造,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尤其是黄电小区加装电梯后,有效解决了老年群体和腿脚不便居民出行带来的困扰,增加了邻里和谐。”天虹社区党委书记戴俊说。

黄电小区有6栋楼房17个单元,楼房最高有8层,最矮的也有7层,房龄都在20年以上。小区试点加装电梯,组建小区“自改委”,推行“民事、民议、民决、民管”机制,制定统一外观样式、统一设计规范、统一施工标准、统一维修保养“四个一”电梯加装标准。

目前,17个单元中已有14个单元加装了电梯并投用,另外3个单元也正在进行之中。天虹黄电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入选省住建厅发布的《以完整社区为重点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案例集》。

把废弃货运码头打造成时尚休闲地,黄石港区外贸码头和客运码头改造及滩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建设。这里将打造游、购、娱、吃、住、玩一站式体验聚集区,建设集文化旅游、文艺展演、水上游客集散为一体的复合式休闲文旅港口和城市滨江休闲旅游“打卡地”。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黄石在推进产业城市转型中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展现光明未来。

5月11日,全省市州首家虚拟电厂黄石磁湖电厂建成并开启电力市场化交易,黄石福星铝业有限公司、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订负荷聚合协议。

磁湖电厂并不直接发电,它是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节负荷、储能、微电网、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资源聚合起来,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的智慧能源系统。“磁湖电厂建成运行,催生了电力增值服务新产业、新业态,还能激励聚合商通过节能改造、能源托管等方式提升用能水平,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业内相关人士说。

厚积薄发,行稳致远。推进产业城市转型,夯实发展基础,黄石成为企业家青睐的投资热土。

在4月28日二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黄石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125个、计划总投资824亿元,年度投资176亿元。其中,洪鑫炜晔·新港金属精深加工绿色智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

据介绍,该项目将引进铜精深加工、铸造精深加工、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优质智能制造企业50余家,形成金属精加工绿色智造产业集聚平台。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达60亿元,年上缴税收约3亿元以上。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黄石高举转型发展大旗,正以不断完善的新格局,持续奔涌的新动能,加速形成的新优势,阔步奋进在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