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洋 本报通讯员 朱 敏

近日,记者在位于铜陵市义安经开区的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其主体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中。

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相关负责人陆海滨告诉记者,该产业园是我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也是义安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重要平台,主要承接来自浙江省海盐等地以紧固件制造为主的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一期项目已入驻企业19家,2023年实现产值11亿元,“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可承接企业50家至60家。”

打造“园中园”,精准对接、有效承接一批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优质产业转移。记者在义安经开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该经开区已经建成了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铜勤产业园、博日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以及科创产业园等5个“园中园”,另有4个“园中园”正在建设中。

义安经开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园中园”是铜陵市积极“融长”谋项目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铜陵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化区域合作共建,与上海市松江区、常州市签订市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市铜官区与常州钟楼区、义安区与江苏省溧阳市、郊区与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办事处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分工、园区合作、资源共享、科技“联姻”等领域开展合作。铜陵经开区与苏州相城经开区、铜陵狮子山高新区和常州钟楼经开区、枞阳经开区分别与江阴临港经开区和苏州相城经开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2023年,铜陵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来自沪苏浙的达104个,总投资373.9亿元。

随着合作的深入,产自铜陵的5G铜箔、特种电磁线等产品进入国内知名新能源车企供应链,70%以上的铜产品、60%以上的电子产品销往长三角或通过长三角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铜陵已成为长三角先进结构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

研发在上海,生产在铜陵。走进铜陵洁雅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守在各自的工位上生产来自全球的订单。该公司研发总监章俊强告诉记者,2022年,公司建设了上海研发中心,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推动公司业务从“妆字号”产品向更高附加值的“械字号”产品升级。

沪苏浙是人才集聚区域,也是创新活力最强区域。在导入产业的同时,铜陵还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创新链。

记者从铜陵市发改委获悉,近年来,铜陵积极推进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大医药和新材料研究院、铜基新材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建设,积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市校合作、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铜陵还成功举办长三角(铜陵)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暨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对接会等大型活动10余次,累计邀请30多位院士、300多位长三角地区专家教授来铜交流;大力引进培育长三角地区产业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超30个。

紧急_水野朝阳作品_持续辟谣揭示真相”

原创 园区携手推进协同创新水野朝阳作品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洋 本报通讯员 朱 敏

近日,记者在位于铜陵市义安经开区的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其主体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中。

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相关负责人陆海滨告诉记者,该产业园是我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也是义安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重要平台,主要承接来自浙江省海盐等地以紧固件制造为主的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一期项目已入驻企业19家,2023年实现产值11亿元,“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后,可承接企业50家至60家。”

打造“园中园”,精准对接、有效承接一批来自长三角区域的优质产业转移。记者在义安经开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该经开区已经建成了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铜勤产业园、博日医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以及科创产业园等5个“园中园”,另有4个“园中园”正在建设中。

义安经开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园中园”是铜陵市积极“融长”谋项目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铜陵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深化区域合作共建,与上海市松江区、常州市签订市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市铜官区与常州钟楼区、义安区与江苏省溧阳市、郊区与上海市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办事处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产业分工、园区合作、资源共享、科技“联姻”等领域开展合作。铜陵经开区与苏州相城经开区、铜陵狮子山高新区和常州钟楼经开区、枞阳经开区分别与江阴临港经开区和苏州相城经开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承接优质产业转移。2023年,铜陵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来自沪苏浙的达104个,总投资373.9亿元。

随着合作的深入,产自铜陵的5G铜箔、特种电磁线等产品进入国内知名新能源车企供应链,70%以上的铜产品、60%以上的电子产品销往长三角或通过长三角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铜陵已成为长三角先进结构材料产业的重要基地。

研发在上海,生产在铜陵。走进铜陵洁雅生物科技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守在各自的工位上生产来自全球的订单。该公司研发总监章俊强告诉记者,2022年,公司建设了上海研发中心,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推动公司业务从“妆字号”产品向更高附加值的“械字号”产品升级。

沪苏浙是人才集聚区域,也是创新活力最强区域。在导入产业的同时,铜陵还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创新链。

记者从铜陵市发改委获悉,近年来,铜陵积极推进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科大医药和新材料研究院、铜基新材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科创平台建设,积极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南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市校合作、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铜陵还成功举办长三角(铜陵)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暨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对接会等大型活动10余次,累计邀请30多位院士、300多位长三角地区专家教授来铜交流;大力引进培育长三角地区产业领军人才,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超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