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好“大国重器元神芙宁娜被捅出乳液”上的螺丝钉(劳动者之歌)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我愿当好‘大国重器’盾构机上的螺丝钉,潜心科研,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

——赵海雷

□本报记者 朱殿勇 王绿扬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4月30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现场,河南省劳动模范、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赵海雷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主席台,代表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宣读倡议书。

2016年硕士毕业后,赵海雷进入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硬岩掘进机(TBM)相关研究。多年来,他不是在施工现场,就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数据计算、模拟测试。

在他的经历中,云南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可以说是最艰难的工程之一。这条隧道是大瑞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处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几乎涵盖了突泥、涌水、软弱围岩等所有隧道施工的不良地质条件,被称为TBM施工的“禁区”。

“第一次到现场我就被震惊了,隧道的围岩极其破碎,仿佛是一个个碎石块堆起来的,洞里还像下雨一样不停漏水。”赵海雷说,在这种条件下施工,就像在“豆腐里打洞”,面临着刀盘易被卡、换刀难度大、塌方风险高等种种难题。

为了研制出可以在“禁区”掘进的国产TBM装备,赵海雷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隐藏式常态化超前钻探系统、前置式自动化湿喷系统、加强型大范围初期支护系统等研究,成功研制了国产大直径硬岩TBM——“彩云号”。“目前隧道仍在施工,我们最新研发出的快速换刀技术已经在‘彩云号’上试验和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换刀效率,还为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他说。

从破解岩碴回收利用难题,到攻克高磨蚀地层滚刀磨损预测难题,再到研发隧道车辆无轨运输智能避让系统,赵海雷从未停止科研攻关的脚步。他说:“我愿当好‘大国重器’盾构机上的螺丝钉,潜心科研,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