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一馆啊~用点力对就是那 赴一城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为一馆 赴一城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看我市博物馆发挥的教育和研究功能

图一:柳州工业博物馆吸引市民和游客参观。

图二:触摸柳州工业历史脉络。

图三:探究柳州汽车产业发展底蕴。

图四:学生们在柳州市军事博物园参观。 图片均为全媒体记者 覃科 摄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载体和文化的交汇点,为人们呈现可观可知可感的中华文明。

17日,600多名桂林市国龙外国语学校的初二学生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触摸西南工业重镇的工业文化脉络。

“这台机器的投入使用,结束了柳州人纯手工打造汽车外壳的历史。”听着旅行社导游的解说,学生们穿过高10米、宽5米的双动压力机,看到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在一座馆逐一展现。“柳州是广西最大工业城市,底蕴深厚。”带队老师刘妍说,初二的课程开始接触物理,希望学生们参观博物馆后理解和领悟课本中的原理,在“行走的课堂”收获更多的知识。

柳州工业博物馆馆长董劲林表示,博物馆面向各年龄段人群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着力讲好柳州的工业故事,留住城市历史记忆。基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柳州工业博物馆出版了《藏品史话》系列丛书,提高工业文化软实力。

博物馆是文化的“热源”,它能持续释放文化影响力。如今,柳州市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柳州市军事博物园等博物馆的优质文化资源,为公众所喜爱、所欣赏、所向往。

精心的展陈、生动的叙事、有感染力的情境,近年来,随着我市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各博物馆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通过持续开展各具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不断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推介研学精品线路和资源包,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立足传统,予民所需。“自重建开放以来,依托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传统文化活动和传统文化课程等,柳州文庙博物馆在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方面打出了特色和品牌。”柳州文庙博物馆副馆长刘静说,“天天学”公益学习班围绕“君子六艺”,开设了国学礼仪、国画、书法等课程,引导青少年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该课程从2015年开课以来,已为近8.5万人次的青少年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

为一馆,赴一城。“去博物馆打卡”热度持续攀升,柳州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五一”假期,我市各博物馆接待游客28.69万人次,居全区各市之首。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守护瑰宝 文明永续——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成果展”精选24个文物保护项目在柳州文庙展出,展示了我市文物工作者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物事业取得的成果。

研究利用的基础是保护。2023年底,我市有18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

游目千载,对话古今。唤醒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我市各博物馆通过云观展、博物馆奇妙夜、文创等活动,激发游客的互动、参与和分享热情,让博物馆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

全媒体记者 韦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