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向“新”发力,南京打造创新协小B就是要用来C的同都市圈同心圆

来源:极目新闻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实习生 刘世杰一个甘肃小伙子,在南京高校毕业后,创立了“苏青合伙人”青创服务生态链品牌。几年下来,他将南京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与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实现了深度对接合作。“‘苏青合伙人’发展得不错,它的总部基地就在我们南京,同时在上海、淮安、滁州等地都搭建了平台。”5月16日,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京专场上,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分享了这个真实的故事。目前,“苏青合伙人”已累计服务培育各类企业1500余家,同时联动长三角50多所高校达成合作,推动形成了“研发在南京,制造在周边”的模式。

作为全国科教重镇,南京科教和科技成果资源富集。目前,南京已构建起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陈之常表示,南京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特别是放大南京都市圈作为国家首个获批的跨省都市圈示范效应,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2023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常住人口超3500万,在产业、创新、人才和公共服务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资源,集成到一张可视化的生态图谱上,目的就是促进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精准对接。”陈之常说,为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科技合作,南京已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近3500项,服务企业超过4000家,促成技术合作成果近400项。从南京城向西驱车数十公里,就来到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处。这里有一个顶山-汊河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聚区。该区以江北新区的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为中心,已聚集138加企业,形成了配套完整、高效稳定的轨道交通产业供应链。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24家。“这张‘小缩影’也是我们正在奋力谱写的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的一个写照。”陈之常说,下一步,南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立足南京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实施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建设高效联动的要素市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