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锐评丨让博物馆成为女士不遮阴内搭图片大全大图公众教育大课堂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多展联动,带来漂漆团扇、“洋瓷与华彩”深度导赏与琉璃画创作等多彩活动;郑州博物馆邀请小朋友们化身小小动植物学家,发掘传统文化里不同动植物意象所蕴含的内涵,撰写属于自己的研究报告;内蒙古博物院结合展览内容推出文物修复展教结合活动,带领观众体验壁画制作和修复过程……连日来,各地博物馆将展室变教室,殿堂变课堂,吸引观众前往看展,汲取文化营养。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解码文明。博物馆是人们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纪录片和文博类综艺节目走红,到今年“五一”假期,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一票难求,一座座博物馆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中的顶流。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的力量愈加凸显,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是文物的展示地,更是诠释文物意义和价值的场所,承担着社会教育的功能。运用数字技术带动文物“活起来”,通过沉浸式展览、可穿戴设备等提升互动体验,开发更多创意产品,让观众在与藏品“对话”中实现寓教于乐……各地博物馆坚持守正创新,拉近了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也让博物馆不断焕发生机。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做社会教育不是一阵子的事,而应该贯穿自身发展始终。发挥好教育功能,需要博物馆建设更完善、更成体系。期待各地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将博物馆变成公众教育大课堂,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得到心灵上的持续滋养。(文/贾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