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博场馆怎么看?南京传统文化—文博场馆文明实践带发GARY2022小鲜肉GARY布

南报网讯(记者王茸)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身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更是有着星罗棋布的文博场馆和日益壮大的文博志愿服务团队。昨天上午,南京传统文化—文博场馆文明实践带发布暨“永不消失的文化遗产”主题征文获奖作品宣讲展示活动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举行。

近年来,市文明办和市文旅局依托全市文博场馆广泛开展文化文艺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文博资源下沉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让群众更好地走进南京的博物馆,也让文博场馆更好地走进社区、走进群众。

此次推出的南京传统文化—文博场馆文明实践带共分3条主题线路,涉及的每一家文博场馆都有专业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具体为:长江路文化特色主题线,包括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梅园红”志愿服务团队)、六朝博物馆(“六朝青”志愿服务团队)、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馆志愿服务队)、江宁织造博物馆(“金云锦”志愿者团队)、德基艺术博物馆(馆志愿服务队);老城南文化特色主题线,包括南京市博物馆(“天宫云”志愿者团队)、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语”志愿者团队)、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橙”志愿者团队)、南京城墙博物馆(“颗粒归仓守护城墙”志愿者团队)、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小科斗”志愿者团队)、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报恩使者”志愿者团队);钟山文化特色主题线,包括孙中山纪念馆(“博爱使者”志愿服务队)、明孝陵博物馆(“明博黄”志愿服务团队)、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红色飞鹰”志愿者团队)、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馆志愿服务队)。

长期以来,南京一直注重将文博资源与文明实践相结合。在各大文博场馆,不同年龄层次的文明实践志愿者穿梭其中,娓娓讲述南京的历史文化,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阡陌街巷间,有一支文物保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立10年来,他们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走遍街头巷尾,巡查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宣传文保知识;南京城里,一座桥、一口井,都可能记载着百年历史变迁,文博志愿者一方面努力挖掘市民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积极进社区,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仅秦淮区止马营社区就已开展文化科教类惠民活动250余场,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触摸历史脉动。

活动中,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永不消失的文化遗产”主题征文活动也正式揭晓。该活动主要面向青少年,共收到1623篇投稿,创作者们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实地参观,对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部分遗址点位进行了讲解词的再创作。经过评选,《琉璃塔》《香水河桥》《大报恩寺建筑群》等40篇作品获奖。这40名“小小撰稿人”还可以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参加“策展+讲解”培训活动,成为小小志愿者,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讲好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