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一劳动节2023网站推广入口|警察蜀黍和他们的劳动“搭子”

“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了,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怎么能没有劳动工具的亮相呢?那么,警察蜀黍的劳动工具是什么呢?警用强光手电、民情日志、走访穿破的胶鞋、身份信息采集设备……依靠这些劳动“神器”,警察们“不打烊”地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幸福平安。

一支手电,照亮“双向奔赴”的路

春日深夜里,普安县青山镇繁星点点,镇上的居民早已进入梦乡。伴随着几声犬吠,一束光打在了博上村的乡道上,由远及近缓慢向前,持手电筒的是普安县公安局青山中心派出所社区民警杨天江,刚从村民王大爷家出来的他手里握着调解协议书,连平日里觉得聒噪的虫鸣也变得悦耳起来。

深夜调解结束,杨天江打着手电返回派出所。杨丹丹 摄

原来几天前,王大爷发现自家地里拴着三头牛,为防止牛踩坏庄稼,王大爷便上前赶牛。谁知牛受到惊吓后,在地里乱窜,王大爷被绊倒,并摔断了左腿。

得知牛是同村黄某家的后,王大爷便要求黄某赔偿医药费8000余元,黄某却认为,自己是将牛拴在路边,拒不赔偿,两人因此闹得不可开交。接到该警情后,杨天江赶往王大爷与黄某家,先后调解了三次,才将二人的矛盾化解。

“下次再遇到类似的纠纷,咱们首先要把年轻人叫到现场进行沟通……”从王大爷家出来已是凌晨1时许,杨天江不觉疲惫,边打着警用手电筒边与辅警倪勇总结调解经验,月光下两人的身影逐渐被拉长。

进入青山中心派出所7年多以来,杨天江记不清这是多少次深夜回家,好在一直有夜间步行“搭子”——警用强光手电的陪伴,杨天江的手电由于长时间拿握,手电上的漆已褪去部分,变得光滑锃亮。

这支手电已陪伴杨天江10余年,送醉汉回家、到深山寻找走失的老人和小孩,拉起翻入河里的三轮车、照亮回派出所的路……杨天江去哪儿都带着这支手电。

“所里好几次让换新,我都没舍得,因为已经用顺手了。”杨天江笑着说,辖区许多村寨的小路上没有路灯,夜间调解结束,手电就成了一盏移动的“路灯”,不仅照亮他回派出所的路,也点亮了万家灯火。

一双胶鞋,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看着脚上干净的鞋子,岑朝江偶尔会觉得不习惯,“还是怀念以前脚上沾满泥土的日子。”

今年59岁的岑朝江是册亨县秧坝中心派出所一级辅警,现在负责所里的一日三餐,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岑伯。

岑朝江在群众家走访

年轻时的岑朝江怀揣着对公安工作的憧憬和向往,毅然投入到治安联防队员行列,从此在公安队伍“扎下了根”。

“那时候想要干好工作,首先得有一双耐穿的鞋子。”岑朝江介绍,秧坝镇土地十分适合种植速生杉木,不少群众会在山上搭建一个简易窝棚,开垦荒山种植杉树。90年代初,户口登记工作刚刚迈向正轨,他穿着胶鞋,背着帆布包,带上常住人口登记表和胶片相机,逐户逐人登记人口信息,采集人像。

但因窝棚之间的距离很远,有的要翻过几座山头才能到达下一家,且手动登记效率低、容易出错,往往要多次核对,一天下来,只能登记一两家人的信息。

走访结束后,他崭新的鞋子已有开胶的迹象,鞋面也沾了泥土,不免有些心疼。更疼的,是他已经酸胀得无法形容的双脚。

此后的时间,岑朝江专注于辖区群众平安,脚穿胶鞋走遍了秧坝镇的每个角落,31年磨破了100多双胶鞋,“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天都和群众打成一片,过得很充实。”

“岑朝江用脚步丈量秧坝镇的土地,对这里的每家每户、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和群众成了知心朋友。现在,新民警不熟悉情况时都会问他。”秧坝中心派出所副所长杨胜坚说。

一本民情日志,记录警民“纸短情长”

藏蓝色外套、A4纸大小,活页式设计的“民情日志”因经常使用,纸张被翻得掉皮卷边,它被摆在贞丰县公安局北盘江中心派出所社区辅警陈隆昌桌面最显眼的位置,是他走村入户必不可少的“随身记”和“百宝箱”。

每每入户走访完成,陈隆昌都会将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法一一记录在“民情日志”中:邻里矛盾、装修噪音、垃圾乱丢等各类大大小小的社情民意被他记在本上,也放在心里。

陈隆昌将走访情况记录在“民情日志”中。贞丰公安供图

“办完的,就在笔记本上画个勾;没办完的,就在笔记本上标注并一件一件地跟进。”陈隆昌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每一件都要有着落。

“大家都是邻里乡亲,有事好好说,吵架可解决不了问题……”此前,家住北盘江镇猫猫寨村的顾某将三头牛卖给了同村的周大爷,没承想周大爷把牛牵走后却迟迟不付钱,多次催款不得的顾某怒火中烧,找到周大爷理论。

了解情况后,陈隆昌与社区民警立即赶去调解,引导他们静下心来,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周大爷写下欠条,承诺会如期把钱款还上。

走得多了、听得多了,陈隆昌写在民情日志里的牵挂也越来越多。“冗浩组的村民梁某最近身体恢复得不错”“北盘江村群众反映邻居偶尔拌嘴但不会伤和气”“三岔路社区易老板在家里堆煤,存在安全隐患……”

零零碎碎的文字,记录着社区民警、辅警日复一日的工作点滴,也记录着警民鱼水情深的故事,“生活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帮群众解决好这些小事上出现的问题,这让我觉得很自豪!”陈隆昌说。

一套设备,哪都是他们的“临时办公室”

在去望谟县平洞街道纳干村的路上,王母中心派出所的一辆警用摩托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行驶着,坐在后座的户籍民警龙超夷肩挎相机,一只手提着笔记本电脑和指纹采集仪,另一只手因为颠簸紧紧抓着摩托车架。

三十分钟后,终于到了陆奶奶家,陆奶奶今年80多岁了,因为身患疾病长期卧病在床。前几天,其儿媳韦某在警务微信群内询问是否可以上门为其婆婆办证,接到求助后,龙超夷给了肯定的答复。

韦某看着龙超夷两人下了摩托车,连忙从屋里拿出板凳招呼她们坐下:“没想到随口在群里问了一声,你们就真的来了,快进来坐。”

“妈,派出所的来给你办身份证了。”韦某俯身凑在陆奶奶耳边,大声地说着,陆奶奶因身体疾病说不了话,只得用手比划表示感谢。

在办证过程中,龙超夷和同事一直耐心安抚老人的紧张情绪,悉心帮助陆奶奶调整坐姿、整理衣物。“奶奶,笑一笑,好,保持……”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陆奶奶的笑脸被定格下来。10分钟后,全部信息采集完毕,陆奶奶握着龙超夷的手,留她在这里吃午饭,龙超夷婉拒了。临上车前,韦某抓了一把糖塞到两人手里,不停说着感谢的话。

龙超夷上门为群众办理身份证业务

“我们每个月都有四五起需要上门办理的业务,一块背景布、一台相机、一台电脑、一台指纹采集仪,一个手机灯光,就变成了‘临时办公室’,群众总是觉得麻烦我们,但只要能为他们解决难处都不是麻烦。”龙超夷说。

尽管劳动工具不一样,岗位不一样,但想要守护大家的心,是一样的。在这属于每一个劳动者的节日里,致敬每一个为生活努力的人。

邹颖颖 卯富巧 张琪薰 张好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端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何涛

三审 庞博